级职教中心、468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,培训了一批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。各地也纷纷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,大力提升职业院校的能力。
三是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发展,招生规模迅速扩大。2005、2006年,中等职业学校连续两年每年扩招100万人,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规模达到748万人,在校生规模达到1810万人,均创历史最高记录。高中阶段教育的整体结构趋向协调。
(四)建立健全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资助政策体系,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享发展的成果
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,近年来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截至2007年3月,全国累计审批国家助学贷款人数306万人,银行累计审批合同金额266亿元。为确保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,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按照规定开通了“绿色通道”,2006年通过“绿色通道”入学的新生约33万人,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的44.0%。
二、水平提高,结构优化:全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
(一)义务教育普及巩固水平提高,政策效应显现
义务教育的入学和普及水平达到新的高度。2006年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.3%,比2001年上升0.3个百分点。初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7.0%,比2001年提高8.3个百分点。
中央和各地大力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,有力地推进了“两基”攻坚。2006年,全国小学寄宿生人数达704万人,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6.6%,西部地区小学寄宿生比例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。全国初中阶段寄宿生总规模已达2221万人,占在校生总数的37.3%,中西部农村初中寄宿生分别达到44.9%和52.4%。
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,教师配置和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,城乡差距继续缩小。2006年,小学教育生师比为19.2:1,初中为17.2:1,较2001年小学的21.6:1和初中的19.2:1明显下降。2006年小学教师中,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比重为62.1%,较2001年的27.4%提高1.3倍;初中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41.1%,